金相顯微鏡的成像原理:顯微鏡的成象擴大部分主要由兩組透鏡構成。湊近觀察物體的透鏡叫物鏡,而湊近眼睛的透鏡叫目鏡。通過物鏡和目鏡的兩次擴大,就能將物體擴大到較高的倍數。
顯微鏡的擴大倍數;物鏡的擴大倍數M物;目鏡的擴大倍數
兩式相乘:M物×M目=A1B1/AB×A2B2/A1B1=A2B2/AB=L╱F1×D╱F2=L×250╱F1×F2=M總。
式中:L—為光學鏡筒長度(即物鏡后焦點到目鏡前焦點的距離)、F1—物鏡的焦距。F2—目鏡的焦距、D—明視距離(人眼的正常明視距離為250毫米)。
即金相顯微鏡總的擴大倍數等于物鏡擴大倍數和目鏡擴大倍數的乘積。普通金相顯微鏡的擴大倍數zui高可達1600到2000倍。由此可看出:因為L光學鏡筒長度為定值,可見物鏡的擴大倍數越大,其焦距越短。在顯微鏡設計時,目鏡的焦點位置與物鏡擴大所成的實象位置湊近,并使目鏡所成的倒立虛象在距眼睛250毫米處成象,這樣使所成的圖象看得很清楚。